21年前的今天,2003年10月15日,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一飞冲天,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圆。中国人的身影留在了浩瀚太空,至此我国也变成全球上第三个能独立将人类送上太空的国家。
21年前的今天,2003年10月15日,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一飞冲天,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圆。中国人的身影留在了浩瀚太空,至此我国也变成全球上第三个能独立将人类送上太空的国家。
▲2003年10月15日,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 图片来自:新华社
从1956年中国创立自己的航天事业,到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“东方红”一号发射成功;从1992年我国启动载人航天工程,到神舟十九号即将发射;从无人到有人,从舱内到舱外,从试验到应用,每一次成功都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树起一座新的里程碑,也孕育积淀了深厚博大的载人航天精神。
时光回溯到上世纪90年代初,在那个波谲云诡、风云激荡的时代,国际格局深刻剧变,为抢占战略制高点,世界上主要航天大国竞相发展载人航天。当时,美俄等16国酝酿联合建造国际空间站,却没有将中国纳入其中。
1992年,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项实施,中国决心独立自主建造自己的空间站,并确定了“三步走”的发展战略。
这是一场站在不同起跑线上的比赛。一边是美俄强强联手,此前一共发射了9个空间站,已将上百名航天员送入太空,并实现了登月;而中国这边,空间站、载人飞船、载人火箭等都还停留在图纸之上,一切须从零开始。
2003年10月15日,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将我国首飞航天员杨利伟送上太空,并安全返回。2005年10月12日,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将两名航天员费俊龙、聂海胜送上太空,并于10月17日安全返回,我国成功掌握“多人多天”在轨飞行关键技术,至此,我国载人航天工程“第一步”的任务目标宣告完成。
▲2003年10月15日5时28分,酒泉卫星发射中心,身着乳白色航天服的杨利伟出现在欢送人群的面前 图片来自:中国载人航天
2017年4月20日,我国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成功将货物送达空间站,并首次在轨实施了飞行器间推进剂补加,我国载人航天工程“第二步”任务目标全面完成。
▲2017年4月20日19时41分,中国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 图片来自:央视新闻
2022年,“问天”和“梦天”两个实验舱段先后与“天和”对接,形成“T”字构型。中国空间站于2022年底全面建成,全面实现了载人航天工程“三步走”战略目标。
▲神舟十六号乘组返回地面前,由航天员手持高清相机通过飞船绕飞拍摄空间站组合体,这是在轨首次获取以地球为背景的空间站组合体全貌图像,是第一张反映空间站全构型的“工作照” 图片来自:中国载人航天
曾经,航天大国的俱乐部里,没有中国的席位。新中国成立之初,国家一穷二白,我们党以长远眼光和非凡胆略,毅然决定研制“两弹一星”。1992年,我国作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重大战略决策。2010年,中央会批准《载人空间站工程实施方案》,提出在2020年前后建成具有中国特色、能够充分的发挥效益的空间站。习指出,“探索浩瀚宇宙,发展航天事业,建设航天强国,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。”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加快建设航天强国作出重要部署,为我国航天科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指明了方向。
中国实施载人航天工程以来,我国的载人航天事业从无到有,从弱到强,以令人惊叹的速度,一路追赶、并跑、超越:从无人飞行到载人飞行,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,从舱内实验到出舱活动,从单船飞行到组合体稳定运行,我们跨越了发达国家半个世纪的发展历史,如今,我国是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和发射卫星、第三个把人类送上太空的国家,中国载人航天已正式迈入“空间站”时代。
▲2021年6月17日,航天员聂海胜、刘伯明、汤洪波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,标志着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图片来自:中国载人航天
中国航天事业凝聚着钱学森、钱三强、邓稼先、郭永怀等先辈昼夜攻关的心血,凝聚着成千上万科研人员长期默默的付出。载人航天工程实施以来,航天报国、科技强国的探索与伟大实践,铸就了“特别能吃苦、特别能战斗、特别能攻关、特别能奉献”的载人航天精神。
“特别能吃苦”,是由载人航天领域的特别工作环境锤炼而成的。中国载人航天事业是在极其艰苦和困难的条件下起步的。茫茫戈壁、浩瀚海洋,自然环境恶劣的驻训场;白手起家、晚他国30多年起步,需要持续数十年的昼夜攻关;承受8倍于自身体重的重力、在与外界隔绝的狭窄拥挤的空间,独自一人72小时不休息的抗疲劳抗寂寞训练……然而,中国航天人没有被吓倒,他们咬紧牙关,一次次向艰难险阻发起进攻,一次次向生理和心理极限发起挑战。
“特别能战斗”,是由载人航天事业的高风险挑战历练而成的。中国航天人无数次以战斗的状态和战斗员的雄姿,创造奇迹。2000年12月,神舟二号发射的前10天,火箭意外被撞。年过六旬的总指挥黄春平、总师刘竹生亲自爬上11层平台,一层一层仔细查看,20多个小时没有合眼,经过严密诊断后,凭着过硬的本领,他们斩钉截铁地作出了抉择:“按计划1月10日组织发射!”4天之后,成功地送上太空。像这类的“特别”战斗和“特别”战斗员,在中国载人航天的队伍里不胜枚举。
▲神舟二号飞船于北京时间2001年1月10日1时0分3秒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图片来自:中国载人航天
“特别能攻关”,是在抢占载人航天技术制高点奋斗过程中磨砺而成的。为了确认和保证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后发优势,我们在飞船设计、火箭改进、轨道控制、空间应用等方案论证设计中,一开始就瞄准世界一流,努力实现关键技术重大突破,把关键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。面对众多全新领域和尖端课题,广大科技工作人员知难而进、锲而不舍,勤于探索、勇于创新,攻克了飞船研制、运载火箭的高可靠性、轨道控制、飞船返回等国际宇航界公认的尖端课题。
“特别能奉献”,是由航天人秉持的精忠报国理想信念铸就而成的。载人航天是用生命去探险、用躯体去铺路的神圣事业。2003年2月1日,美国“哥伦比亚”号航天飞机在重返地面过程中突然解体,7名宇航员全部罹难。当时,大家都为中国航天员的心理承担接受的能力感到担心,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,航天员大队党支部收到了全部参训的14名备选宇航员递交的请战书。2008年9月,景海鹏与战友在太空执行神舟七号飞行任务时,曾经连续出现过两个意外情况。但每一次,他们都能坦然面对、沉着处置。
正是由于在航天人心中祖国的分量最重、人民的利益最大,他们才能始终以报效祖国、成就航天事业为最高荣誉,中国的载人航天之路,才能铸就辉煌、创造奇迹。
4.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《中国报道》杂志.逐梦苍穹,中国载人航天走过32年非凡历程
上一篇: 2024年污泥处理深度陈述:国内外污泥处置办法、优缺点、技能道路及改变趋势